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新篇、开新局,实施“特”“优”战略,按照“园加养种商旅研”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强化品牌引领、园区承载、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促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蹚出一条大同农业转型发展新路。
突出压实责任,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压紧压实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加强“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三农”工作合力。强化乡村治理,扎实推进灵丘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广灵涧西和浑源宝峰寨2个全国示范村、6个省级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发挥与山西农大共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作用,抓好云州区省级试点,全面推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项目为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省级“三大战略”和建设北肉平台部署,狠抓大同国际陆港北肉平台、恒宗北方医药黄芪深加工、山西骏腾肉鸡产业链和桑干河沿线50公里10万亩有机旱作等标杆项目建设,聚力推动宜民黄花产业园、淘宝大学大同培训基地、宜发同诚中央厨房、名沙食品、左云肉羊食品深加工暨中央厨房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突出提质增效,拓展种植业综合效益。毫不放松稳定粮食生产,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完成15.3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农技集成创新等八大工程,发展有机旱作农业25万亩以上,打造省级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1个、有机旱作生产基地2个,积极申报创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的集种植、加工、科研、产业融合于一体的黄花产业集群。
突出北肉平台建设,引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以大同国际陆港冷链加工产业园项目为依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重点打造北肉出口平台。围绕牧同、中地、四方、海高、伊磊等大型乳业龙头,加快建设优质草食畜生产基地和奶业大市。大力推动首农百万头生猪屠宰、阳高正大、天镇大伟嘉、浑源双胞胎百万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和峪口禽业公司筹划建设的5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产业园落地建设和达产达效。
突出市场引领,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通过品牌引领、园区承载、龙头带动,重点支持具有大同特点的以大同好粮农特产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北肉基地、药茶产业、黄花黄芪等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云州黄花、广灵食用菌、平城乳业、灵丘杂粮、浑源黄芪、阳高蔬菜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城、云州2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1亿元。
突出创新为上,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全方位打造“大同好粮”“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大等院校全产业链科研合作,开展研发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应用。以淘宝大学、京东及天猫大同好粮馆等为平台,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线上线下联动促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充分挖掘长城边关文化内涵,在左云、新荣、阳高和天镇4个县区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100公里构建景观带。打造乡村精品景点和旅游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3131”技能提升工程,培训高素质农民3万人以上。
突出上档升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推进300个乡村环境提升示范村、500个残垣断壁废弃院落整治村建设,积极创建省、市两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大力提升村容村貌。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万座。大力整治残垣断壁废弃院落村,扎实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求职找工作 微信搜公众号 大同招聘信息总汇 或加微信16983141
大同人才网,www.dtrcw.net 是您找工作途中很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