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03 21:43来源:大同晚报 作者:水复 点击:
110次
(记者 水复) 看病难和看病贵,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老大难问题。日前,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市民的身心负担,市卫生局近期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争在保障医疗服务水准的同时,让大家省时省力少花钱。
一、加快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率先在市三医院、市五医院、同煤集团总医院3所三甲医院实行预约挂号,改变患者排队挂号拥挤和长期等候的现状。
二、优化医院门诊、急诊环境和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血、尿、便、超声、影像、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三、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四、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4所三级医院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开展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方便患者就医。
五、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六、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二级以上市直医疗机构年底前全部加入医疗责任保险,实行首诉负责制。
七、进一步规范济困门诊(病房)管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济困病床不得低于总床位数的5%,特需病床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使基层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八、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3所三甲医院全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九、建设远程会诊系统。继浑源县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完成后,灵丘、左云县医院年底前也要完成建设任务,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不出大同就能享受到省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在兑现上述承诺的同时,全市卫生服务系统还将加快中长期硬件设施的提升和完善。2012年,市妇幼保健医院、五医院、六医院、中医院新院要全部投入使用;到2005年,10所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99个乡镇卫生院100%达标;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
(责任编辑: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