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大爱·升华”大同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仪式暨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市福安园树葬公墓举办,旨在缅怀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
随着“大同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揭幕,大同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正式开园。现场庄严肃穆,全体人员整齐列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人体器官和遗体捐赠者默哀,并依次献上手中的菊花寄托哀思。
为纪念和缅怀对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者,推进我市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工作,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共同筹划建设了大同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纪念园坐落在大同市福安园树葬公墓内,总占地1000平方米,设广场1个、主纪念碑1座、辅纪念碑1座、捐献者名录纪念碑3座、配套草坪葬墓位118个、生态葬区域1处,目前已在捐献者名录碑上为4名遗体捐献者、61名器官捐献者镌刻名字。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纪念园落成启用,将为捐献者家属及公众提供更好的缅怀追思场所,也是我市弘扬殡葬改革新风、传播红十字精神的宣传阵地,对推进移风易俗、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工作,提升民众对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的认知、尊重和参与发挥积极作用。
自2012年我省开展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工作以来,市红十字会积极推动、主动作为,捐献登记人数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850名志愿者报名登记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累计实现器官捐献70例、遗体捐献4例,成功挽救200余人生命,让4名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