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时20分许,祭祖大典之公祭开始。在18声礼炮声中,祭祖堂的堂门徐徐开启,18声礼炮代表了18次大移民的壮举、也代表了老家洪洞对移民后裔永远的牵挂。
洪洞县政协副主任程延平站在祭祖堂前深情地诵读公祭文:“炎黄子孙,槐系亲情。两岸同根,期盼一统”,洪洞古槐后裔代表向祖先进献花篮。
9时35分,12名男礼仪抬着“三生”向祭祖堂前徐徐走来。“三生”指猪、牛、羊,是传统祭祀礼仪上最高规格的贡品,代表了祭祀人最虔诚的祭拜之心。
在典礼上,祭司们神情庄重,手捧“五谷”、“肴饌”,向祖先行“民祭”之礼。“五谷”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食物,是传统祭祀中所必备的贡品,敬献“五谷”,是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食盒”是历代先祖使用的传统器皿,里面盛着大葱、莲菜、豆芽等菜肴与面食,寓意着古槐后裔身体安康,血脉相连。14名女礼仪手托“食盒”,行至祭台贡桌。
“祭我思念朝朝暮暮,多少心里话要对您说……”,在“乐祭”《乡音》中,881个气球飞向天空,象征着从大槐树下迁出的881个姓氏家族,放飞心灵的祈福。
10时05分,在场的海内外移民后裔和代表入堂认祖。
祭奠主祭人、山西省话剧院、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张治中说,“大槐树就是我们的根,洪洞就是我们的老家,洪洞大槐树让移民后裔的灵魂有一个合适安放的地方。”(完)
同祈中华 福祚子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侧记
中新网洪洞4月4日电(王燕君)“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4日,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一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这里响起。
第22届中国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在此间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上万名移民后裔相聚于此,拜移民先祖,同祈子孙安康、祖国兴旺,祝愿世界和谐和平。
9时20分许,祭祖大典之公祭开始。在18声礼炮声中,祭祖堂的堂门徐徐开启,18声礼炮代表了18次大移民的壮举、也代表了老家洪洞对移民后裔永远的牵挂。
洪洞县政协副主任程延平站在祭祖祭祖堂前深情地诵读公祭文:“炎黄子孙,槐系亲情。两岸同根,期盼一统”,洪洞古槐后裔代表向祖先进献花篮。此时此刻,在场的海内外后裔的根祖念、家乡情被同时开启,恭敬而肃穆。
9时35分,12名威武英俊、精神抖擞的男礼仪抬着“三生”向祭祖堂前徐徐走来。“三生”指猪、牛、羊,是传统祭祀礼仪上最高规格的贡品,代表了祭祀人最虔诚的祭拜之心。
在典礼上,祭司们神情庄重,手捧“五谷”、“肴饌”,向祖先行“民祭”之礼。“五谷”是中华民族农耕农林的主要食物,是传统祭祀中所必备的贡品,进现“五谷”,是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食盒”是老家先祖历代先祖的传统器皿,里面盛着大葱、莲菜、豆芽等菜肴与面食,寓意着古槐后裔身体安康、生生不息,血脉相连,代代相传。14名身穿民间女礼仪手拖“食盒”,行至祭台贡桌。
9时50分,和着韵律悠远的古乐,身着盛装的64名舞蹈演员在《思乡》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用曼妙的舞姿向抒发古槐后裔的思乡情结。
“祭我思念朝朝暮暮,多少心里话要对您说……”,在“乐祭”《乡音》中,881个气球飞向天空,象征着从大槐树下迁出的881个姓氏家族,放飞心灵的祈福,飞上九霄,更让先祖精神传播四海。
10时05分,18省移民代表、在场的海内外移民后裔入堂认祖。
祭奠主祭人、山西省话剧院、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张治中说,“大槐树就是我们的根,洪洞就是我们的老家,洪洞大槐树让移民后裔的灵魂有一个合适安放的地方。”(完)
万余海内外民众相聚山西大槐树下寻根祭祖
4月4日是清明节,第二十二届中国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举行,万余海内外民众齐聚于此,祭奠中国明朝从洪洞大槐树下被迫迁徙的百万移民先祖。
史料称,中国明朝政府从1370年至1417年间先后在山西组织18次移民,百万民众迁往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市,古槐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如今的古槐移民后代已经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根在洪洞,祖在老槐”,大槐树成海内外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在2008年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1991年开始山西洪洞连续举办了22届寻根祭祖活动。张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