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左云县店湾镇下山井村连片的农田里农机轰鸣、农作物苗株整齐……这个曾经面临“谁来种地”困境的村庄,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推行土地托管模式下,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过去自己种地每亩挣不到200元,现在土地交给合作社,每年租金加分红有4000多元收入,还能在开发区打工再赚一份工资。”村民刘备的账本,印证了土地托管带来的新变化。年过七旬的魏大爷同样感慨道:“年纪大了种不动地,托管后收成反而更好了,真是一举两得。”
面对农村老龄化、劳动力流失等现实问题,下山井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清凉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全包大托管”服务模式。合作社集中整合农户零散土地,提供从种子、施肥、植保到收购的全流程管理,首期托管的600亩耕地当年实现每亩降本增收200元。
“以前农忙时,老人们急得直跺脚,现在大型农机每天作业上百亩。”该合作社社长高秀山告诉记者,土地集约化经营让大型农机和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得以应用,彻底改变了“一家一户”低效生产模式。目前,该村2000多亩耕地已基本实现托管。
“我们正在全域推广下山井村经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让土地托管模式在更多村庄结出硕果。这种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农民增收的创新实践,正在成为店湾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该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