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喜迎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市将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于9月23日前后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同“三农”发展的辉煌成就,弘扬农耕文化,提振城乡消费,为农民群众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丰收盛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我市将办好农民丰收节作为展示“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契机,锚定“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聚焦深耕农业赛道,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力求将节日办成展示成果的大平台、促进消费的大卖场和传承文化的主阵地。
日前,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开展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作出周密部署。今年丰收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场活动设在左云县,包含八大板块,包括以“丰收礼赞”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特色农产品展示、农业成果展览、美食品鉴、网络助农直播、手工技艺展演、农业技术下乡服务以及农技项目现场会。活动将充分融合当地长城文化元素,展现地域特色。
除了主场活动外,全市还将开展20余项系列活动,涵盖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产品展销、健康义诊、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活动包括“美丽庭院”宣传、农民运动会、直播助农带货、“大同好粮”进社区、法治下乡等,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特别注重实效性,将组织开展金秋消费季、农产品展销推广等活动,推动“大同好粮”“大同黄花”等特色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同时,通过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乡宿、乡游、乡食等体验项目,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共享丰收喜悦。此外,鼓励开展典型模范宣讲、乡土专家技术分享、能工巧匠技艺展示等活动,举办丰收歌会、技能比武、乡土绘画展、农家美食汇以及“村BA”“村超”村跑、村歌、村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教育、文艺资源下沉基层,利用古村落、古镇等载体,组织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开展手工技艺展演,利用农贸大集、文化广场等场所及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庆丰收活动进社区、进商圈、进园区,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在活动组织方面,市农业农村部门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严守财经纪律。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强化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目前,我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届时,我市将通过一系列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庆祝活动,全面展现农业农村发展新面貌,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