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8日,本报以《进出水管都挺烫奈何家中透心凉 我家地暖出啥洋相?》为题,就御东学府煤矿“两区”拆迁安置户任二虎家中地暖不能使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近日记者跟踪采访了解到,任二虎家情况没有任何改善,施工单位大同三建项目部坚持要等到天气转暖再处理。真不知道任二虎以及同他家一样面临取暖难题的住户这个冬天咋过?
去年7月,盲人任二虎和同样残疾的妻子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住进了御东学府F区7栋1单元3号。但乔迁新居的喜悦,随着入冬后取暖出现问题戛然而止。任二虎发现,他家地暖分水器进出水管的温度都在40℃以上,但室温只有9℃左右。他反复找施工单位反映,施工方大同三建项目部后来给他们买了两个电热风扇临时御寒,但对于地暖不热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此事经记者采访见报后,物业公司明确告诉任二虎,这是工程质量问题,让他直接找施工单位解决。而施工单位负责人对他私下找新闻媒体的做法非常不满。这位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刨地重新铺设地暖或者在地面以上另接暖气,必须要等到春节过后天气暖和了再说。
任二虎两口子告诉记者,他们没想把这事炒作成新闻事件,之所以求助于媒体,主要是家里冻得实在受不了。现在,他家的两个电热风扇如果放开用每天耗电将近100度,不仅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电费支出惊人。施工方除了在他的坚决要求下支付了300元的费用,再不肯多管。任二虎认为,施工方的做法无异于在推诿,现在的供暖都是分户进行,室内施工根本不受季节影响,完全不必等到天暖以后解决。
现在,有3件事让任二虎全家很担心:一是眼下大年就要到了,以目前家中的温度,一家人咋能安全过冬?二是随着时间推移,一旦施工方结算离开工地,他们到时该找谁解决问题?三是现在每天家里的电量消耗巨大,这笔费用到底由谁来承担?
记者感言
民心工程更需将心比心
作为国家改善煤矿工人居住条件的“两区“拆迁安置房,御东学府无疑是地地道道的民心工程。身为施工方,无疑应该为住户的住房质量用心把关。但眼下看来,类似任二虎的情况绝非个例,只是施工单位有些负责人缺少了设身处地为住户考虑的同情心。当初项目部杨姓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与应对任二虎大同小异,还质问记者:“插手这种事情有啥意思?”
时至今日,任二虎从家里到施工单位奔波了无数个来回,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刊发了10多天,可责任单位的表态和行动却毫无爱心可言。
住房,是老百姓的“天字号”工程,尤其像任二虎这样家境贫寒且身有残疾的家庭,新房来之不易。时值隆冬家中没有暖气可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事情。 身为旁观之人,我很想对那位指责任二虎多事,而且坚持要将问题的处理拖到天暖以后的负责人说一句:如果遇到上述“倒霉事”的是你,每天瑟瑟发抖看着电表飞转,你还会如此洒脱从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