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古城、新城的区域化分越来越明显,功能也日趋分化。原来住在城墙里古城范围内的居民纷纷“外迁”,到城外去寻找更多新生活。
2006年6月,小陈和小李大学毕业,他们决定回小李的老家——大同。当时,小李的父母早就在小皮巷1号院为儿子准备了一套50多平米的婚房。虽然小一点,但是住起来舒服、交通方便、周边配套齐全、还是14校学区。小陈非常满意。“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改造,御东新区的建设,我们‘城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冷清,没人气配套少,眼看着孩子要上学了,14校却搬走了。城墙内不再是人们休闲购物的聚集地,居住的人越来越少,房价跟着一落再落,以前我们小区的房子可抢手了,可如今,早已无人问津。”
随着5岁女儿慢慢长大,现在住的房子,无论从环境、交通、配套还是学区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小陈说:“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学区房是买定了。而且小区离学校越近越好。我们单位有些有经验的同事劝我说,买学区房是赶早不赶晚的。这样犹犹豫豫,好户型、好朝向的房子都被‘抢光了’,到时候你就傻眼了。听了多个同事的劝告,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为了孩子,2015年我们全家最大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买套学区房!”
这不,最近,他们正在看房、选房呢。亲水湾·龙园、御昌佳园、御河湾、御河九号、财富官邸、月亮湾……凡是离学校近的学区房他们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