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首届旅游发展暨“互联网+”旅游大会16日在太原召开,会上发布了“互联网+旅游”成果,还有8个旅游投资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56.38亿元,其中包括大同市的山西民俗文化广场项目。(《大同晚报》10月19日)
据报道,山西民俗文化广场项目位于大同古城四牌楼西南角,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山西特色旅游工艺品、民俗文化工艺品、非遗展示等区域和工艺大师工作室及DIY手工创作区、山西农特产品、特色小吃、茶楼、小剧场、大同旅游集散中心营业厅等。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预计年内开工,明年8月建成并运营。
在公众热切盼望大同古城“活起来火起来”的时候,这个项目的签约以及年内的开工,无疑有助于古城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有助于公众再次以高昂的情绪面对文化复兴和产业转型。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山西可以说是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之一。”《山西日报》的文章不是抽象的观点,而是山西各个城市人民的切身感受。如何走出困境,无疑成了摆在山西所有人面前的头等大事。很显然,依赖煤炭能源的老路子是走不通了。
面对传统产业的下滑,我们能做的就是经济转型。
与10月16日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呼应,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国旅游出行人数超过了“春运”,国内旅游业不仅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且国人的出境游“攻陷”了多个国家。仅以日本为例,国人到日本扫货,日本各大商场严阵以待“喜迎”中国游客:新宿已拿下!秋叶原已拿下!涩谷已拿下!池袋已拿下!……
虽然不少网友将海外旅游购物扯上了“不爱国”的帽子,但不争的事实是国人到日本旅游已呈全年化、常态化趋势。另外,国人并不仅仅去日本扫货,近年来国人海外旅游购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日本游火起来之前,英国游、法国游及美国游早就如火如荼了。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游客的海外支出今年将增加23%,达2290亿美元,中国人成为全球最大购物群体。
面对2015年国庆节这个标志性的黄金周,回顾震撼视觉的涌动人潮,思索国人踏上出境旅程“攻陷”多个国家,我们不能再回避一个现实:旅游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成为公众生活的一种方式;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现象,而是重要的增长极和支柱产业。诚如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所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当传统资源逐渐枯竭时,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才是一个城市的最大不动产。
山西将旅游业定位为七大非煤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大同亦在不断探索;经济领域的“文化逆向”现象早已获得世界性认知。方向已经明确,我们需要的是前行,用新的产业格局改变城市、改变生活,影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