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一道,作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而对于我市建设美丽大同的具体实践而言,坚持绿色发展尤为重要。
我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实施大生态战略,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家园、绿色、生态、宜居的‘首都后花园’和生态涵养示范区。”具体讲,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要全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城市绿色转型;要继续把工业污染源减排作为总量控制的重点,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要抓好减气降尘,加快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推广新能源应用领域,结合轨道交通和电动汽车两大重点工程,尽快实现公共交通无碳化,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保证每年二级良好以上天气达到300天以上;要抓好水环境保护利用和治水堵污,打好治污水、保供水、抓节水、防洪水“四水共治组合拳”,抓好以御河、口泉河为重点的“两河”水环境治理,谋划实施桑干河跨流域修复治理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改造,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牢牢守住水清、地洁的底线;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造林绿化工程,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开展碳汇造林,积极培育商品林基地,加大环城周边、景区周边、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河道水系的绿化力度,确保“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保护生态安全格局。要认真落实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区域分类管理。积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一河两屏六区多廊”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要坚持节约优先,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要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
——落实生态文明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网络,深入推进水、气、土污染监测;构建生态环境法治管理体系,强化法律建设和法治监督,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
用绿色发展厚植美丽大同,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感受到清新、体会到美丽。“十三五”时期,一个绿色、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一座永续发展的美丽之都必将在塞北大地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