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了解到,位于城区永泰街中心位置的鼓楼从3月1日起围挡封闭,由文物保护专业单位进行油饰彩画,计划工期至9月底完成。
鼓楼又名“更鼓楼”,建于明代,清顺治、乾隆年间重修。鼓楼东西长17.7米,南北宽14.3米,高约20米,占地面积253平方米,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鼓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三檐十字歇山顶,琉璃宝刹装饰,周出勾栏平座,斗栱不出跳,二层横栱为异型栱,三层耍头为卷云头,额枋施旋子彩画。鼓楼一层内西北隅置木楼梯通达中层,一、二层明间辟门,三层各面均装格扇门窗,一层廊下存清代碑刻9通。
据市文物局记载,鼓楼于1996年1月12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成为我市市中心一座地标性古建筑。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在我国古建筑中,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可增加建筑物寿命。我市非常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多次对包括鼓楼在内的古建筑进行加固、维修和彩绘。对于鼓楼全方位、较大规模的油饰彩画,在1985年由市文化局和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委托太原市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施工,以及2011年由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进行施工。此次对鼓楼的油饰彩画保护工程,由山西云冈彩绘泥塑文物保护修复有限公司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