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前,走到古城永泰街中段鼓楼街口前,你将可以看到一座焕然一新的鼓楼。目前,山西云冈彩绘泥塑文物保护修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已进入现场开始布置围挡、搭建脚手架等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天气情况择日对鼓楼彩画进行修复。
鼓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7米,南北宽14.3米,高约20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放一大鼓(现存于大同市博物馆)。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故名“鼓楼”。始建于明代,与钟楼相配而建。清顺治、乾隆、咸丰年间均有修缮,是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尽管各历史时期对鼓楼彩画进行过多次修复和重绘,但由于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鼓楼外檐彩画出现了大面积表面污染、动物损害、地仗层、颜料层脱落、龟裂、起甲等病害;内檐出现水渍、泥渍,严重威胁鼓楼彩画的长期保存。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大同古城内惟一保存下来的地标建筑,其保护修复的建筑色彩,会更多地保留鼓楼原有的建筑色彩、文脉,并与雁同地区传统建筑的整体色彩风貌相统一。修复工程计划工期至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