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同市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已完成9.37亿元。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的。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涌现出南郊区杨家窑,灵丘县车河、上北泉,阳高县大泉山、镇边堡,天镇县新平堡、窑沟,大同县营坊沟,浑源县东辛庄、麻庄等一批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镇村一体、工矿一体和移民新区等示范典型。今年,“四大工程”计划投资31.96亿元,其中完善提质工程完成4.8亿元,农民安居工程完成2.63亿元,环境整治工程完成0.62亿元,宜居示范工程完成1.36亿元,确定了7个省级示范村和10个市级示范村。
目前,天镇县塔儿村等5个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建设有序推进,3.64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已分解到县,正在加紧实施;完成45个村村庄绿化,开工建设幼儿园4所,安装调试广播电视卫星户户通3.4万户;采煤沉陷区治理完成投资1.05亿元,占计划的9.6%;开工地质灾害治理180户、竣工100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3254户、竣工814户;5700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任务正在分解;1.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实施。浑源、大同、天镇县规划编制已经完成,部分已开工,其它县区正在编制规划。